10月25日,由市农业科学院、市农学会主办,农经所承办的第二届新时期深化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此次会议围绕农村改革、乡村发展等热点难点开展主旨演讲和交流发言,川渝两地专家学者、农业农村部门领导、基层“三农”干部、高校师生、企业家和村社代表等120余人参加研讨会。
上午9:00,会议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开启。市农科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杨波致欢迎辞,他表示,近年来我院坚持科技创新和改革创新双轮驱动,推动形成了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开展了一批战略新合作,有力有效发挥了农业科技创新主力军、成果供应主渠道、科技服务主阵地作用,本次会议既是为了回应当前农村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现实问题需求,也必将有力推动我院农经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委员、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莫杰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在讲话中对新时代新征程农村改革的分享了三点认识,他认为,上级要求和“三农”需求是我们农村改革的追求,上级的关注点和工作的薄弱点是我们农村改革的重点,我们的工作能力和专家的研究实力形成了农村改革的张力。
在随后开展的主旨演讲环节,8名专家分别围绕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民权益、城乡融合、农村土地改革、乡村信用体系等重要主题进行了交流。其中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原二级巡视员、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智库专家董进智以《让乡村成为诗意栖居之地—四川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的实践与探索》为题,介绍了四川乡村建设的历程与经验,强调了艺术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市农业农村委乡村振兴督查专员孙小丽分享了巴渝和美乡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历程、经验亮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我院农经所农村改革团队首席唐丽桂副研究员紧抓当前农村改革难点,对比分析了三个省市二轮延包试点创新探索。西南大学黄庆华教授、四川大学唐鹏副教授、重庆师范大学王珏副教授分别“新质生产力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中的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重庆乡村信用体系建设与实践创新研究”等议题作了精彩报告。来自实践一线的企业家代表四川沐云文旅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俊春和重庆市异洲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任胡缙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分享了乡村整村运营案例和社商共建乡村产业协同运营经验。
在下午的交流发言环节,会议邀请了来自市农业农村委有关处室、涉农高校、区县农业农村委和镇村等单位的7名同志参与。发言嘉宾围绕农村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交流,分享政策落地过程中的难点与痛点,遇到的各种困惑与困难,将不同视角、身份、维度的声音齐聚一堂,发生火花碰撞,充分理解,寻求共识,也为深化农村改革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最后,农经所所长罗清平进行了会议小结,他表示“新时期深化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作为我院打造农科智库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突显了主题聚焦引领方向、学术报告启迪思维、交流讨论碰撞思想等特点,较好发挥了交流行业动态、分享发展经验、贡献思想智慧的平台作用。下一步,农经所将在有关领导和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关爱下,持续办好研讨会,形成自身品牌,助力我院农科智库建设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