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至11日,院农经所刘清华副研究员率领调研团队,深入丰都县基层乡镇、社区,对当地老年爱心食堂的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调研。丰都县农委、民政局等相关工作人员全程陪同并积极参加此次调研活动。
据悉,丰都县委、县政府以“解决老年人实际问题”为导向,分层次建设、可持续运营老年食堂,并以此为基础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老年食堂338个,覆盖30个乡镇(街道),惠及老年群体9万余人,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乡镇(街道)老年食堂全覆盖,为老年人提供极大生活便利。
调研期间,刘清华等调研组人员一行实地走访了丰都县包鸾镇爱心食堂、三合街道平都东路社区老年幸福食堂、保合镇赶集食堂、龙孔镇楠竹村院落食堂以及兴义镇观塔社区食堂。通过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食堂负责人、食堂工作人员及就餐老人等多方座谈交流,调研组全面了解了老年食堂的投资主体、运营模式、消费群体、收费标准、运营成本及盈亏状况、财政补贴等关键信息,并深入探讨了食堂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挑战。
调研发现,丰都县在老年食堂发展过程中,探索出因地制宜、多元化布局模式,如社区食堂、社会食堂、院落食堂、赶集食堂等,充分满足了老年人群体的就餐需求。同时,食堂还创新收费方式,鼓励以物换餐、以劳换餐、积分换餐,受到了老年人的广泛欢迎。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调研组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意见。建议丰都县进一步创新运营模式,增强食堂自身“造血”功能,探索食堂运营与当地产业发展、居民生活相结合的运营模式,提升食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要加强宣传引导,增进社会对老年食堂的认同,推动更多老年人和年轻人了解、认同老年食堂,扩大服务覆盖面。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老年食堂的运营,通过公私合作、志愿服务等形式,增强老年食堂的社会支持和可持续性。
丰都县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老年爱心食堂发展的实践探索,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通过不断地创新和改进,老年食堂有望成为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此次调研活动不仅深化了对老年食堂发展的认知,也为后续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依据。
调研现场1
调研现场2
调研现场3